工傷賠償與總承判商:送達通知的必要程序

在香港的建築及外判工程行業,工人往往不是直接受僱於總承判商 (principal contractor),而是由 次承判商 (sub-contractor) 聘用。當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受傷時,除了可以向直接僱主(即次承判商)提出工傷賠償外,在某些情況下,亦可以追究 總承判商的法律責任。

不過,法律規定工人在對總承判商提出申索前,必須先履行一個 送達書面通知 (Notice in Writing) 的程序。

如果受傷工人工作有總承判商(principal contractor),受傷工人在對總承判商作出任何申索前,須利用獲得的總承判商的名稱及地址,向該總承判商送達一份書面通知,述明︰



  • 受傷工人的姓名及地址;
  • 僱用該受傷工人的次承判商(sub-contractor)的名稱及 地址;
  • 該受傷工人受僱工作地點的地址;
  • 意外及受傷詳情;及
  • 將作申索的補償額。


一個人因工受傷的手上纏著繃帶。
2024 Jul 4
因工受傷? 香港「自願復康計劃」助您早日康復! 了解計劃詳情,包括保障範圍、服務內容、僱主配合等,保障僱員職工權益,助企業降低成本。
2022 Dec 15
僱主須根據保險單上訂明的時間及方法,通知保險公司有關工傷意外。保險公司可能需立即派遣一名理算師調查工作意外。
2022 Dec 15
案情涉及一宗在大埔一行車路邊發生的致命意外。該經營者聘請的一名工人於一部貨車的尾板與車身之間工作時被夾斃。勞工處發現該經營者沒有按照法例規定,為該僱員投購工傷補償保險,因而對其作出檢控。
作者: pdu19998 2022 Dec 15
建造業瞞報工傷手法 :
2022 Dec 15
在香港,每年都有不少工傷事故發生。根據《僱員補償條例》(Cap. 282),僱員一旦在工作期間或因工受傷,僱主有責任為其提供醫療費用、工傷賠償等保障。可是,很多僱員在工傷意外發生後,不清楚自己應該怎樣做,往往錯失保障自身權益的機會。 以下是工傷意外發生後 你必須立即做的 6 件事:  1️⃣ 立即告知同事 第一時間告知身邊同事,讓他們知道意外發生的經過。這些同事日後可以成為證人,向法庭或勞工處提供證詞,確保案件不會因缺乏證據而被質疑。 👉 小貼士 :即使只是小傷,也應立即告知同事,以免僱主事後否認。 2️⃣ 告知上司及僱主 你必須在合理時間內通知上司或僱主,否則可能會被質疑「隱瞞工傷」。 若情況嚴重,可報警處理。警方的意外報告亦是 重要法律證據 ,有助日後追討賠償。 👉 小貼士 :在香港,僱員通常需要在意外發生後的 14 天內通知僱主,否則可能影響賠償權利。 3️⃣ 記錄現場情況 務必保存第一手資料,包括: 拍照(意外現場、受傷部位、相關機器或車輛); 做筆錄,詳細記下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 抄錄證人姓名、聯絡方式; 記下涉事車輛的車牌號碼、涉事機器的型號。 這些證據能防止事後現場被更改或僱主否認責任。 4️⃣ 立即求醫並告知醫生工傷 即時就醫不僅是保障健康,也是 關鍵法律步驟 。醫生的診斷書會記錄: 意外發生的日期與時間; 傷勢與治療細節; 受傷與工作的關聯。 這些醫療文件可避免日後僱主或保險公司爭辯「傷勢並非源自工作」。 5️⃣ 切勿私下和解或簽署文件 工傷案件中,部分僱主可能會提出「私下賠償」或要求僱員簽署文件。切記不要輕易答應,因為這些文件可能會: 剝奪你依法享有的工傷補償; 限制你日後追討醫療費或長期傷殘賠償的權利。 👉 專業建議 :簽任何文件前,務必諮詢律師。 6️⃣ 尋求經驗豐富的律師協助 工傷案件往往涉及保險公司、醫療報告、賠償計算,程序複雜。律師能夠: 評估你應得的賠償金額; 協助提交工傷申請與文件; 在僱主或保險公司拒賠時代表你維權。 專業法律意見可以確保你的權益得到最大保障。 ✅ 總結 工傷意外發生後,你應立即: 通知同事作證; 通知上司與僱主,必要時報警; 保留現場證據; 立即求醫並說明工傷; 避免私下和解; 盡快尋求律師意見。 ⚠️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供一般資訊參考,並不構成法律意見。若你涉及工傷案件,請務必向專業律師尋求法律建議,以保障你的合法權益。 📞 如你或身邊親友正面對工傷糾紛,請立即聯絡我們,安排專業諮詢。 工傷意外常見問題 FAQ ❓工傷發生後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 工傷一旦發生,你必須立即通知同事,因為他們日後可以作為證人,提供意外發生經過的證詞。即使傷勢看似輕微,也不要忽視,及早告知同事能避免僱主事後否認。 ❓工傷需要通知上司或僱主嗎? 需要。你應該盡快通知上司或僱主,以符合法律程序。若意外情況嚴重,可報警處理,警方的紀錄將成為重要證據。根據香港法律,一般應在 14 日內通知僱主 ,否則可能影響工傷賠償權益。 ❓我需要如何保存工傷現場證據? 務必在現場即時收集資料,包括: 拍照(受傷部位、現場環境、涉事機器或車輛); 記錄意外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 抄下證人聯絡方式; 記錄涉事車牌號碼或機器型號。 這些資料能避免僱主或其他相關方在事後改動或否認事實。 ❓是否一定要立即去看醫生? 必須立即求醫,並告訴醫生你是「工傷受傷」。醫生的診斷書能記錄具體受傷日期、情況及與工作的關聯,避免日後僱主或保險公司爭辯「傷勢不是因工作造成」。 ❓如果僱主要求我簽署和解文件,可以嗎? 切勿隨便簽署任何「私下和解」文件。這些協議可能會剝奪你依法應得的補償,例如醫療費、長期傷殘賠償等。 任何和解或文件簽署前,應先徵詢律師意見。 ❓工傷案件為什麼需要律師? 工傷案件往往涉及保險公司、醫療證據及賠償金額計算,程序繁複。經驗豐富的工傷律師能夠: 為你計算應得賠償; 協助提交工傷申請與文件; 在僱主或保險公司拒絕賠償時代表你爭取權益。 🎯 總結 工傷發生後,你應立即: 通知同事; 通知上司及僱主(必要時報警); 保存現場證據; 立即求醫並註明工傷; 不要簽署私下和解; 尋求專業律師意見。 ⚠️ 免責聲明 :以上 FAQ 僅供一般參考,並不構成法律意見。若涉及工傷或僱員補償事宜,請務必向專業律師尋求法律建議。 📞 立即聯絡我們,獲取專業法律意見,保障你的工傷權益。
2022 Dec 15
現行《條例》未有列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為職業病,受傷的工人必須證明有關個案是與其在工作期間因工遭遇的意外有關,並因此而引致暫時及/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僱員才可以按《條例》的規定獲得工傷補償。
2022 Dec 15
工傷判傷是工傷程序的一部分,在報工傷程序上,雇主需提供病假工資和醫療費用的補償,同時也需要對可能影響員工日後工作能力的工傷意外進行補償。 工傷判傷是基於員工的傷勢。 如果傷勢是非永久性的,那麼百分比會較低,這意味著經過醫療治療後,傷勢完全恢復。 如果傷勢是永久性的,評估的百分比會較高。 工傷判傷首先經過員工賠償評估委員會,對工傷員工的傷勢進行法定評估,通常稱為「工傷判傷」。
Show More
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法律服務 ytt.com.hk

分享這帖子

閱讀其他法律內容

2025 Sep 4
在香港買樓, 按揭 (mortgage/Legal charge, 抵押 / 買樓貸款) 幾乎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對大部分置業人士來說,銀行按揭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然而,按揭背後涉及的法律概念、流程和風險,很多買家卻未必清楚。本文將以簡單易明的方式,帶你全面了解 香港按揭流程、按揭種類及常見問題 。
2025 Sep 4
在香港買樓,特別是二手樓, 違例建築物(UBWs,違例建築工程) 幾乎隨處可見。露台被封起、天台加屋、單位內加閣樓——這些看似方便的改動,其實可能帶來很大法律和財務風險。屋宇署有權發出清拆令,銀行也可能因違建拒批按揭。 那麼,作為買家,如何在簽約前發現和避免這些風險呢?以下是一份 「二手樓檢查違建清單」 ,幫助你在睇樓及買賣前做足功課。
2025 Sep 3
香港人身傷害律師 — 常見問題 FAQ
2025 Sep 2
⚠️ 破產期間常見陷阱與應避免行為
2025 Sep 2
一位上班族被破產: 收入 HK$20,000/月,生活開支 HK$15,000。 ORO 計算有盈餘 HK$5,000,法院下令 36 個月繳交。 若誠實配合,4年後自動解除破產,大部分債務清除。
2025 Sep 2
在香港,即使被裁定 破產 ,你仍然可以 工作及賺取收入 ,但法律會對你的收入作出一定限制。
2025 Sep 2
通姦是指 已婚人士與異性發生自願性行為 ,而對方並非其配偶。同性關係或純粹的精神出軌(如曖昧或談戀愛)並不算通姦,但可能屬於「行為不合理」。
2025 Aug 29
在香港,離婚程序受《婚姻訴訟條例》(第179章)規管。根據該條例,離婚的唯一基礎是婚姻已「無可挽救地破裂」(irretrievable breakdown)。要證明這一點,申請人(呈請人)必須向法庭證明五項法定事實之一。以下我會用簡單的語言解釋這些離婚理由,並提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讓你更容易理解。這些理由在第179章第11A條中列出,適用於離婚呈請或申請。
2025 Aug 29
子女管養權是指父母分居或離婚後,誰負責照顧子女並為其作出決定的法律安排。在香港,這不是像「贏取」獎品般爭奪子女,而是關於什麼對子女的快樂、穩定和成長最有利。想像一下,這就像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你會根據他們的需求來權衡選擇,而不是只考慮父母的意願。
更多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