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意外發生後你必須做的6件事
在香港,每年都有不少工傷事故發生。根據《僱員補償條例》(Cap. 282),僱員一旦在工作期間或因工受傷,僱主有責任為其提供醫療費用、工傷賠償等保障。可是,很多僱員在工傷意外發生後,不清楚自己應該怎樣做,往往錯失保障自身權益的機會。
以下是工傷意外發生後 你必須立即做的 6 件事:
1️⃣ 立即告知同事
第一時間告知身邊同事,讓他們知道意外發生的經過。這些同事日後可以成為證人,向法庭或勞工處提供證詞,確保案件不會因缺乏證據而被質疑。
👉 小貼士:即使只是小傷,也應立即告知同事,以免僱主事後否認。
2️⃣ 告知上司及僱主
你必須在合理時間內通知上司或僱主,否則可能會被質疑「隱瞞工傷」。
若情況嚴重,可報警處理。警方的意外報告亦是
重要法律證據,有助日後追討賠償。
👉 小貼士:在香港,僱員通常需要在意外發生後的 14 天內通知僱主,否則可能影響賠償權利。
3️⃣ 記錄現場情況
務必保存第一手資料,包括:
- 拍照(意外現場、受傷部位、相關機器或車輛);
- 做筆錄,詳細記下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
- 抄錄證人姓名、聯絡方式;
- 記下涉事車輛的車牌號碼、涉事機器的型號。
這些證據能防止事後現場被更改或僱主否認責任。
4️⃣ 立即求醫並告知醫生工傷
即時就醫不僅是保障健康,也是 關鍵法律步驟。醫生的診斷書會記錄:
- 意外發生的日期與時間;
- 傷勢與治療細節;
- 受傷與工作的關聯。
這些醫療文件可避免日後僱主或保險公司爭辯「傷勢並非源自工作」。
5️⃣ 切勿私下和解或簽署文件
工傷案件中,部分僱主可能會提出「私下賠償」或要求僱員簽署文件。切記不要輕易答應,因為這些文件可能會:
- 剝奪你依法享有的工傷補償;
- 限制你日後追討醫療費或長期傷殘賠償的權利。
👉 專業建議:簽任何文件前,務必諮詢律師。
6️⃣ 尋求經驗豐富的律師協助
工傷案件往往涉及保險公司、醫療報告、賠償計算,程序複雜。律師能夠:
- 評估你應得的賠償金額;
- 協助提交工傷申請與文件;
- 在僱主或保險公司拒賠時代表你維權。
專業法律意見可以確保你的權益得到最大保障。
✅ 總結
工傷意外發生後,你應立即:
- 通知同事作證;
- 通知上司與僱主,必要時報警;
- 保留現場證據;
- 立即求醫並說明工傷;
- 避免私下和解;
- 盡快尋求律師意見。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一般資訊參考,並不構成法律意見。若你涉及工傷案件,請務必向專業律師尋求法律建議,以保障你的合法權益。
📞 如你或身邊親友正面對工傷糾紛,請立即聯絡我們,安排專業諮詢。
工傷意外常見問題 FAQ
❓工傷發生後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
工傷一旦發生,你必須立即通知同事,因為他們日後可以作為證人,提供意外發生經過的證詞。即使傷勢看似輕微,也不要忽視,及早告知同事能避免僱主事後否認。
❓工傷需要通知上司或僱主嗎?
需要。你應該盡快通知上司或僱主,以符合法律程序。若意外情況嚴重,可報警處理,警方的紀錄將成為重要證據。根據香港法律,一般應在 14 日內通知僱主,否則可能影響工傷賠償權益。
❓我需要如何保存工傷現場證據?
務必在現場即時收集資料,包括:
- 拍照(受傷部位、現場環境、涉事機器或車輛);
- 記錄意外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
- 抄下證人聯絡方式;
- 記錄涉事車牌號碼或機器型號。
這些資料能避免僱主或其他相關方在事後改動或否認事實。
❓是否一定要立即去看醫生?
必須立即求醫,並告訴醫生你是「工傷受傷」。醫生的診斷書能記錄具體受傷日期、情況及與工作的關聯,避免日後僱主或保險公司爭辯「傷勢不是因工作造成」。
❓如果僱主要求我簽署和解文件,可以嗎?
切勿隨便簽署任何「私下和解」文件。這些協議可能會剝奪你依法應得的補償,例如醫療費、長期傷殘賠償等。任何和解或文件簽署前,應先徵詢律師意見。
❓工傷案件為什麼需要律師?
工傷案件往往涉及保險公司、醫療證據及賠償金額計算,程序繁複。經驗豐富的工傷律師能夠:
- 為你計算應得賠償;
- 協助提交工傷申請與文件;
- 在僱主或保險公司拒絕賠償時代表你爭取權益。
🎯 總結
工傷發生後,你應立即:
- 通知同事;
- 通知上司及僱主(必要時報警);
- 保存現場證據;
- 立即求醫並註明工傷;
- 不要簽署私下和解;
- 尋求專業律師意見。
⚠️ 免責聲明:以上 FAQ 僅供一般參考,並不構成法律意見。若涉及工傷或僱員補償事宜,請務必向專業律師尋求法律建議。
📞 立即聯絡我們,獲取專業法律意見,保障你的工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