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樓買家可另聘律師代表自己,提防與發展商的「利益衝突」

買家另聘獨立律師行,律師費各自負擔,十分清楚公道,各自有律師代表自己利益,亦是應有原則所在。

「樓花」,是地產物業市場的名詞,稱之為「花」,因為不是起好的現樓,是空中樓閣,是一種物業「期貨」,指預售尚未完成的地產發展項目,買家靠睇圖則、看地圖、參觀示範單位和依賴發展商合約中承諾來確定自己付的權利。

在香港,樓花買賣有兩種,其中一種樓花要預售,必須在開售前得到地政總署的預售同意書。當建築完工,地産商為發展項目取得滿意紙和入伙紙後,便可以用「現樓方式」出售。


因此,如果地產項目還未有政府當局發出的入伙紙,也定義為樓花。地產發展項目以樓花方式發售,對地產發展商有很大好處,在現金流方面而言,先收錢,一年半載甚至三兩年(遠期樓花)之後才交樓,即是用買家的錢幫發展商起樓,避免動用大筆資金或向銀行借錢。 在物業買家方面,如果缺乏完善規管,投資風險是有的,因為不是「現貨」,有可能「貨不對辦」,除了有現金流、銀行按揭、利息等風險之外,還有例如發展商的誠信、當地法律對投資者的保護、爛尾樓及縮水樓等潛在風險。但是,由於香港的樓花出售制度頗為完善,上述風險是受到合理控制,令買家利益得到足夠保障。


近年有一手樓速銷,不少買家選擇自己聘請律師獨立代表,做法相當明智,事實上,曾經有小買家在交易手續過程中,與發展商起了爭抝,例如在交易時間上,付款責任上,小買家被發展商律師要求另找律師。

從過去事例證明,買方與地産發展商分聘律師,在轉讓手續時,可以避開利益上衝突。葉謝鄧律師行的謝連忠律師指出,畢竟,發展商和小買家雙方的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有衝突,出現爭議,大家同一個律師是無可能確保公平解決的,更何況,該律師行是由發展商委派的,雙方關係深厚。


買家另聘獨立律師行,律師費各自負擔,十分清楚公道,各自有律師代表自己利益,亦是應有原則所在。

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法律服務 ytt.com.hk

分享這帖子

閱讀其他法律內容

2025 Sep 3
香港人身傷害律師 — 常見問題 FAQ
2025 Sep 2
⚠️ 破產期間常見陷阱與應避免行為
2025 Sep 2
一位上班族被破產: 收入 HK$20,000/月,生活開支 HK$15,000。 ORO 計算有盈餘 HK$5,000,法院下令 36 個月繳交。 若誠實配合,4年後自動解除破產,大部分債務清除。
2025 Sep 2
在香港,即使被裁定 破產 ,你仍然可以 工作及賺取收入 ,但法律會對你的收入作出一定限制。
2025 Sep 2
通姦是指 已婚人士與異性發生自願性行為 ,而對方並非其配偶。同性關係或純粹的精神出軌(如曖昧或談戀愛)並不算通姦,但可能屬於「行為不合理」。
2025 Aug 29
在香港,離婚程序受《婚姻訴訟條例》(第179章)規管。根據該條例,離婚的唯一基礎是婚姻已「無可挽救地破裂」(irretrievable breakdown)。要證明這一點,申請人(呈請人)必須向法庭證明五項法定事實之一。以下我會用簡單的語言解釋這些離婚理由,並提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讓你更容易理解。這些理由在第179章第11A條中列出,適用於離婚呈請或申請。
2025 Aug 29
子女管養權是指父母分居或離婚後,誰負責照顧子女並為其作出決定的法律安排。在香港,這不是像「贏取」獎品般爭奪子女,而是關於什麼對子女的快樂、穩定和成長最有利。想像一下,這就像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你會根據他們的需求來權衡選擇,而不是只考慮父母的意願。
2025 Aug 28
香港法院會以「公平」為首要考慮,通常以 五五分 作起點。無論是經濟供養還是照顧家庭,貢獻一樣重要。法院會再考慮雙方及子女的需要,例如住屋、生活水平、健康及將來賺錢能力。如果一方是主要照顧者,可能會分得較多,以保障子女和基本生活。簡單來說, 平等分享是原則,實際分配視乎需要與公平 。
2025 Aug 27
以下建議是根據香港家庭法的實務經驗整理的,目的是協助父母在法律程序之外先行化解衝突、降低訴訟成本,並在必要時提升在法庭上的說服力。每一項建議都配合兩個具體案例,讓您更清楚如何在實際情況中運用。
更多帖子